倘在今天,如此惊世之变,将于几分钟内传遍环球,而三百年前却辗转月余。这固是通讯原始所致,却并不完全因此。北京距南京约一千一百公里,假如一切正常,当时条件下像这样重大的消息,以第一等的传驿方式可在天送达。之所以耗时多至十倍,实在是一南一北已阴阳两隔,而中原板荡,有如飞地,为溃兵、难民所充斥,一片乱世景象。
工部员外郎赵士锦,5月19日(四月十四日辛未)逃离北京,和方以智等结伴南归,&ldo;行旅颇艰&rdo;,&ldo;相戒勿交一语&rdo;;经过二十天,五月初五端午日到达淮抚路振飞控制下的清江浦,最后回到故乡无锡已是6月21日(五月十七夏至日)[7]。这个经历,我们可以作为崇祯凶问曲折南下的参考。
由赵士锦的讲述,我们还略知北变之后沿途各地的情形。从天津经沧州、德州、茌平、高唐至济宁一线,明朝统治已经解体,李自成势力则正向这些地方渗透。在德州和济宁,赵士锦都曾目睹和北京相同的闯军拷掠士大夫的场面。济宁以下,徐州、宿迁至清河(今淮安市淮阴区)间,为缓冲区;五月初四夜,赵士锦看到&ldo;烟火烛天,光同白昼&rdo;,&ldo;吾兵烧青(清)河县也&rdo;‐‐可见对这一区域,明朝已毁城弃守。过了黄河(此时黄河入海口位于今江苏滨海县境内),清江浦以南,才在明朝实际控制中。
显然,在南京北面横亘着两道天然屏障,第一道黄河,第二道长江。因为它们,南京得以把自己跟战乱隔开。虽然北变音讯传来后,空气也变得紧张,南京一度戒严[8],而赵士锦从淮安乘小舟继续南归途经泰州、丹徒时,则被&ldo;防御甚严&rdo;的乡兵(民团)拒绝登岸,&ldo;刀棘相向,奸与良弗辨&rdo;[9]‐‐一定的恐慌也许难以避免,但比之于中国其他地方,这一带看上去似乎是世外桃源。也许天险可恃,也许人们觉得作为本朝龙飞之地,这里元黄毓粹、王气犹存,是块天生的福地。
三
这种感受或想象,广泛存在于人们心头,尤其北方那些宗藩、官僚、将军和富室。自从北方局势恶化以来,南逃之人便络绎于途,其中有两种人需要格外注意,一是手握重兵的武人,一是王室宗亲,他们对以后的事,都将施加重要影响。
早在4月中旬(旧历三月初)京师陷落以前,各宗藩就开始&ldo;弃藩南奔&rdo;,时间大致在4月10日(三月初四)左右,他们不约而同奔淮安而来。截至4月27日,淮安已出现了四位亲王,分别是来自开封的周王、来自卫辉的潞王、来自汝宁的崇王,以及领地在洛阳、数月来一直流浪的福王。
计六奇说,最早到达的是周王(三月十一日以前),其次福王(三月十八日),最后是潞王(三月二十一日)。[10]其他作者所记,一般是福王与潞王同时抵达。文秉《甲乙事案》则说诸藩并至,还描述了当时的场面:是时,各藩俱南奔,淮抚路振飞亲驻河干,以令箭约诸藩,舟鱼贯而进。[11]
关于其中经过,一种说法是正月庚寅日(1644年大年初一)闯军破怀庆,暂栖于此的福王逃脱,北上卫辉依附潞王,复于三月初一随潞王南至淮安。[12]另一种说法,河南大坏后周、潞、崇三王各自逃出,在曹州汇集,由水道南下;途中,四处流浪的福王看到这支船队,&ldo;乃趋入舟边,诉履历于三王&rdo;,所幸舟中有两名太监原在福王府供职,&ldo;识故主&rdo;,为之作证,这样福王才为三王接纳,&ldo;遂同舟下淮安&rdo;,这是当时南京市民广泛口传的故事。[13]离乱之世,各种说法也许都不确凿,我们能够注意的,是福王在其中格外惨淡的处境。
计六奇又说,在淮安那段时间里,福王&ldo;寓湖嘴杜光绍园&rdo;,周王、潞王辄以&ldo;行舟皆泊湖嘴&rdo;[14]。这也是一个要品味的情节。虽说诸王均在流亡中,其他人却&ldo;各以宫眷随&rdo;,都还保持着亲王的派头与生活,&ldo;独福王孑然,与常应俊等数人流离漂泊&rdo;[15],&ldo;葛巾敝袍而已&rdo;[16]。福王一家是王室近支中最早的落难者,1641年春,洛阳陷落,老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杀而烹之。福世子自此家破人亡,以至形如乞丐,该年二月,有大臣根据河南来人所述,向崇祯皇帝汇报福世子近况:&ldo;问:世子若何。曰:世子衣不蔽体。&rdo;时在隆冬,难怪崇祯闻言为之&ldo;泣下&rdo;,&ldo;发三万一千金&rdo;派司礼太监王裕民专门前往&ldo;赍赈&rdo;[17]。1643年,崇祯批准他嗣位福王[18],但此时崇祯自己已穷于应付、捉襟见肘,嗣位只是虚号,恐怕连两年前的&ldo;三万一千金&rdo;也拿不出来了,福王实际处境不会有任何改观,依旧沦落底层,一文不名。眼下,船队驶入淮安时,周王表现阔绰,&ldo;出行赀给赏淮安各义坊&rdo;[19],以此为见面礼;反观福王,却&ldo;槖匮,贷常淓(潞王)千金以济&rdo;[20]。所借这笔钱,或即搬出舟中&ldo;寓湖嘴杜光绍园&rdo;的租住之用。大概,诸王将他捎到淮安已然不薄,继续留舟中彼此均不相宜。可以想见,身无分文、黯然离舟,连以后过日子的钱都要靠别人周济,这番光景下的福王真可谓穷途末路。据说,旬日之后,南京的大臣们前来觐见时,他是这样一副形容:王角巾葛衣坐寝榻上,枕旧衾敝,帐亦不能具,随从田成诸奄布袍草履,不胜其困。[21]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佛教十五题 社会交往技巧 爱情往东 马瑞芳讲聊斋 相思未向薄情染 后来的我与他无关 钟情一夏 国画 清宫绝恋之醉清风 婚姻处方 北京往事 回忆里的旧时光 女人慈禧 可惜不是你 青年斯大林 打捞闪烁时间 皇家悍妃/嫡女王妃要休夫 武则天 桥的故事 醉眼看金庸